1. 探测射线类型
- 核心检测对象:X射线、γ射线(部分型号可扩展检测β射线),需明确是否支持多种射线同时或切换检测。
2. 探测效率
- 衡量探测器对射线的捕捉能力,通常以特定能量射线(如¹³⁷Cs的662keV γ射线)为基准,常见指标为 ≥30%(碘化钠探测器)或 ≥80%(高纯锗探测器,精度更高但成本也高),效率越高,低剂量辐射下响应越灵敏。
3. 能量响应范围
- 决定可检测射线的能量区间,主流范围为 20keV - 3MeV(覆盖医疗、工业、环境等多数场景),需匹配实际应用需求(如检测低能X射线需下限≤20keV,检测高能γ射线需上限≥1MeV)。
4. 剂量率测量范围
- 检测辐射强度的区间,常见范围为 0.01μSv/h - 10Sv/h(μSv/h为环境低剂量单位,Sv/h为高剂量单位),部分工业级型号可扩展至100Sv/h,需根据场景选择(如环境监测选低量程,核事故应急选高量程)。
5. 剂量测量范围
- 累积辐射剂量的统计区间,通常为 0.001μSv - 9999Sv,用于长期个人或区域辐射累积量记录,单位多为μSv(微希沃特)或mSv(毫希沃特)。
6. 能量分辨率
- 区分不同能量射线的能力,以特定能量射线的半高宽(FWHM)衡量,如对¹³⁷Cs的662keV γ射线,碘化钠探测器分辨率约 7% - 10%,高纯锗探测器约 0.1% - 0.3%(分辨率越低,能量识别越精准,适用于核素鉴别场景)。
7. 响应时间
- 探测器接收射线到显示结果的延迟,分为 瞬时响应(≤1秒,用于快速警报)和 积分响应(几秒至几分钟,用于精准剂量计算),需根据使用场景平衡。
8. 报警功能
- 核心安全参数,包括 剂量率报警(超过预设阈值触发,如0.5μSv/h)、累积剂量报警(达到设定总量触发),报警方式通常为声光报警,部分型号支持振动报警(嘈杂环境适用)。
9. 探测器类型
- 决定仪器性能和成本,主流类型:
- 碘化钠(NaI(Tl))探测器:性价比高、响应快,适用于常规环境/医疗检测;
- 高纯锗(HPGe)探测器:能量分辨率很高,适用于核素鉴别(如放射性物质种类分析),但需低温制冷,成本较高;
- 硅PIN探测器:适用于低能X射线检测(如电子设备辐射)。